【腾讯云】9.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,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,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,10万人同时观看;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
创作声明:本文为虚构创作,请勿与现实关联

秦大士(1715年-1777年),字鲁一,号涧泉,又号秋田老人,江苏江宁人。官至侍讲学士。[2]

秦大士少时聪睿颖异,十岁即能文章。稍长,善书、篆、隶、行、草俱佳,尝以卖字为生,四方求字者络绎不绝。乾隆十二年(1747年),丁卯乡试中举。乾隆十七年(1752年),壬申恩科会试成贡士殿试一甲第一名授修撰。乾隆十九年(1754年),充咸安宫及官学总裁,人直武英殿。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,任庶吉士教习,进上书房值班,任“授读师傅”。乾隆二十三年(1758年),大考列一等第二名,晋翰林院侍讲学士。乾隆二十四年(1759年),京官考试,又列一等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,上书辞官,请长假回乡奉养老父,未准。五年后,父病死,回籍服丧,不复出仕。后于乾隆四十二年(1777年)二月,病逝于江宁家中。[3]

秦大士为人端正,不苟且取容。为人有气节,尝有“我在人前愧姓秦”之咏。工诗,常与袁枚、蒋士铨相往来。其书法直逼欧、柳。晚年致力于绘画,长于画竹,名重一时。时人称其诗、书、画为“三绝”。其著有《蓬莱山樵集》《抹云楼集》等

“怒发冲冠、凭栏处,潇潇雨歇…待从头、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。”

一曲《满江红》唱出了岳飞岳武穆的壮志难酬,那十二道金牌,停下的不只有岳飞北伐的脚步,更是停住了中华文化复兴一次进程。

一句轻飘飘的“莫须有”,一出引人怒血的“风波亭”,更是葬送了一位千古不出的忠肝义胆之将帅巅峰。

但在后来的封建王朝之中,由于皇帝威严的不可触碰,在岳飞墓前被人们铸成了四尊铁人,永世下跪赎罪的,也只能有秦桧、王氏、张俊和万俟卨了。

但就是在这四个“罪魁祸首”之中,却有一人的后代能够高中状元,在自己“祖宗”的跪像前留下的两句诗,更是人尽皆知。

清朝康熙晚年间,南京有一家喻户晓的文人之家秦家,其家中次子名曰秦大士,此人自幼便是有着过目不忘之能,更是酷爱读书,诗词歌赋无有不能,小小年纪便有了一个“神童”的称呼。

但让秦家在左邻右舍出名的,不仅是秦大士这个小神童,更是因为秦家的出身。

原来秦家是在明朝末年避兵祸而来的南京,其祖上是何人一开始大家也不知道,但是不知什么时候,这秦家在众人的口中就成了宋朝大奸臣秦桧的后代。

有的人来问秦家,秦家人对此也毫不解释,这一下更加坐实了这个传言。

这一下秦家在左邻右舍的眼中,也就变了味,毕竟虽然当时是清朝,是当初的金人后裔掌了天下,但谁会看得起奸臣之后呢。

这也就令秦大士颇为苦恼,每日看着众人不善的眼神,不知该作何解释,只能每日游山玩水,排解心中苦闷。

恰好这时,著名的文学大家、“吃货大家”袁枚受到两江总督尹继善的帮助,由沭阳移任江宁知县。

袁枚听闻江宁北郭城门观音门外,有一座号称“万里长江第一矶”的燕子矶,风景格外秀美,就打算前往游览。

当袁枚到了燕子矶后,却看到石壁上题着一句诗:

“渔火只疑星倒出,钟声欲共水争流。”

袁枚一看,不由得大加称赞,再一看落款,正是秦大士所题。

就此,袁枚找到了秦大士,二人把酒言欢,袁枚得知了秦大士一家的处境,不由劝他何必受世俗之见,难道祖上是奸臣,他自己也就一定是奸臣吗?

秦大士听了袁枚的话,却也只能苦笑不已,想要辩解一些什么,最终只能化为了一声长叹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,流量包1分钱起,负载均衡7.3折起,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,速来抢购
Top